御医说:风寒咳嗽是极为常见的病证,但医者养息时往往不可达到十全之功。杏苏散、三拗汤、止嗽散、六安煎等方剂都不错养息风寒咳嗽,但是疗效有所分裂,余国俊先生觉得金沸草散的疗效最好,以其化裁提拔率可达80%以上。
开首,江尔逊先生受到陈修园的启发,亲试该方,后养息咳嗽,不管新久,亦不管内外寒热虚实,江都喜用本方化裁,疗效卓绝。金沸草散有诸多版块,江老使用金沸草散,并不拘守某一方,而是概括弃取,并随证加减。其凸起疗效之根底在于旋覆花、芍药、甘草,三药合用消痰降气、止咳平喘之力尤骏,咳、喘、痰这三个咳嗽的主症都能平息消解,用本方时,诸药均可损益,此三味不可挪移。
本方治咳也未能十全,余又建议几种弥补步调,包括:服之易呕逆者,可嘱其一丝频服(旋复花苦涩难咽且易激勉呕症);
若仍呕而惧服者,则改用陈士铎舒肺汤合六安煎。
若愈后几天复咳者,可继服柴胡桂枝汤加炙紫菀、蝉衣、木蝴蝶。
若留传咳嗽“尾巴”者,则继服“止咳十一味”,
若仍不可收尾,逐渐干咳无痰,夜间加剧,舌净无苔,可试用余自拟之“顽咳方”,
若个别病东谈主服本方2剂后,干咳消弱而不啻者,可与清燥救肺汤轮换服用,以收全功。
关键词:专病专方;肺系病证;咳嗽;祛痰剂;金沸草散;江尔逊;余国俊;中大夫承实录(再剪辑/御医)
作家简介:余国俊,现代著名中医临床家,主任中大夫,四川省名中医。毕业于成都大学(现西南财经大学)政事经济学系,自学中医。其发蒙憨厚为著名中医简裕光先生,师承导师为现代经方群众江尔逊先生(江尔逊先生师承蜀中名医、经方全球陈鼎三先生),遴选整理江尔逊的学术教会而踵事增华之。养息疑难病证,讲究辨病与辨证相勾通,辨病证与辨体质相勾通,辨证论治与专方专药相勾通,反复考据和筛选高效方药。发表中医学术著述百余篇,出书中医专著三部,参编医著十余部。
正文:
[憨厚]金沸草散与其余诸方相似,体现了疏风散寒、宣肃肺气的治法,而其特异性在于金沸草(现代多用旋覆花)、白芍、甘草3味药的关键性作用。
古今阐释旋覆花者,大多以为其惟一消痰降气之功,是囿于“诸花都升,旋覆独降”之谚。
不可否定,旋覆花肃肺降气、豁痰蠲饮之功是颇宏的(病东谈主服后往往有胸膈滞气下跌之感)。
但其不可埋没的功效还有:其味辛,辛者能散能横行,而能宣散肺气达于外相,一降一宣,便可收复肺主制节之权;
其味咸,咸者入肾,而能纳气下行以归根,使胃中的痰涎或水饮息息下行而从浊谈出,不复上逆犯肺,便可收复肺的清虚功能态。
可见旋覆花一味药之功,竟可使肺胃肾三脏戴泽,上中下三焦通利。
而白芍配甘草为“芍药甘草汤”,酸甘化阴,能滋补肺津,舒徐肺气。
现代药理究诘阐述其能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的痉挛。
故用本方时,诸药均可损益,唯旋覆花、白芍、甘草3味为不可挪移之品。
[学生丙]憨厚是怎样悟出此中精巧的呢?
[憨厚]这全是江尔逊老中医传授的。江老早年体弱,频繁咳嗽每用止嗽散、杏苏散、六安煎等取效。
但有一次咳嗽,遍用历验诸方,毫无寸效。咳嗽常常,咽喉发痒,痒则咳嗽,阻误旬余。
他查阅方书,见陈修园《医学从众录》中说:“轻则六安煎,重则金沸草散”。
便试服1剂,咳嗽、喉痒即止。他感到惊异,便用于别东谈主,亦收捷效。
几十年来,江老养息咳嗽,不管新久,亦不管内外寒热虚实,都喜用本方化裁。
有的病东谈主咳嗽绸缪2~3个月,险些遍用中西药物乏效,服本方数剂而安。
甚而病东谈主间迤逦传手本方,竟亦屡有霍可是愈者。
[学生丁]
但古医书上有两个金沸草散。一见于《南阳活东谈主书》,由金沸草、前胡、荆芥、细辛、茯苓、生姜、大枣、甘草构成;
一见于《和剂局方》,方中无茯苓、细辛,而添麻黄、白芍。
此外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旋覆花汤,又在《和剂局方》金沸草散的基础上添加杏仁、茯苓、五味子。
不知江老临床用的是哪一个金沸草散?
[憨厚]
江老使用金沸草散,并不拘守某一方,而是概括弃取三方,以及随证合用六安煎(二陈汤加杏仁、白芥子)和桔梗汤(桔梗、甘草)。
知识之谈,贵与年俱进。
江老使用本方几十年,积聚了一整套行之有用的加减智商,有的加减智商还方中寓方,大地面拓宽了本方的适用领域。
如忽冷忽热,加柴胡、黄芩(小柴胡汤意);高热气喘,加麻黄、生石膏(麻杏石甘汤意);发烧咽痛,加银花、连翘、射干(银翘散意);
痰多稠黏,加浙贝母、瓜萎仁(贝母瓜萎散意);哮喘痰鸣,加苏子、葶苈子(葶苈大枣泻肺汤意);
发烧恶风、自汗,加桂枝、厚朴(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意);久咳不啻,加紫菀、百部、枇杷叶(止嗽散意);
体虚易感冒,加黄芪、白术、防风(玉屏风散意);脾虚食少或便溏,加党参、白术(六正人汤意);
痰涎清稀,头眩,心下满,加桂枝、白术(苓桂术甘汤意)。
[学生甲]
金沸草散的化裁智商这么多,内外寒热虚实都有,初涉临床者很难全面掌捏使用,能否化繁为简,使之简捷实用呢?
[憨厚]
其实江老的化裁智商还不啻这些,有的是为失治或误治而设,也有温雅体质的;且均从临床实施中来,又能有用地类似使用。
是以我觉得,与其刖趾适屦地“化繁为简”,倒不如扎塌实实地把好风寒咳嗽这一关。全球知谈,咳嗽一证,外感居多;外感咳嗽,风寒居多。
而养息风寒咳嗽,倘能适当地遣选疏散风寒、宣肃肺气的方药,多能速即获效。
今东谈主有谓“截断”者,亦是此意。
确切如斯,金沸草散的那么多化裁智商还有若干用武之地呢?可惜事实并非如斯。
江老曾秉径直书谈:有一见发烧(或体温升高)便断为“风热”或“痰热”,而直用桑菊或银翘辈,或径用清热化痰药及抗生素;
有因喉痒或痰少难咯便认作“风燥”或“阴伤”,而恣用润燥或养阴方药;有因久咳不啻便认作虚咳,而屡进补益药物者。
凡此都因失于实时疏散、宣肃,而致咳嗽阻误绸缪,甚则转成劳嗽。
张景岳亦曾气氛而言:“俗云感冒不愈酿成劳,夫感冒岂能成劳?”
[学生乙]金沸草散化裁养息外感咳嗽,其提拔率概况有若干?
[憨厚]80%以上。
[学生乙]治不好的改用什么方药呢?
[憨厚]据我临床不雅察,服本方疗效欠佳者,约有三种情形:一是旋覆花的药味苦涩难咽,有的病东谈主服后易呕逆,因惧呕而不可竟剂;
二是有的病东谈主愈后几天又复咳(症状较轻);
三是有的病东谈主老是留传一个咳嗽“尾巴”,偶尔咳嗽几声,如本例便属之。
谚曰:“甘瓜苦蒂,物无全好意思。”
世上岂有“十全”之方药?
我的贬责智商是:
服之易呕逆者,可嘱其一丝频服;
若仍呕而惧服者,则改用陈士铎的舒肺汤(桂枝、苏叶、桔梗、甘草、茯苓、天花粉)合六安煎。
若愈后几天复咳者,可继服柴胡桂枝汤加炙紫菀、蝉衣、木蝴蝶。
若留传咳嗽“尾巴”者,则继服“止咳十一味”(本案三诊方),此方流传在民间,原治肺结核咳嗽。
20余年前我只怕移治1例外感咳嗽,外症已解,咳减而旬余不啻者,1剂咳止。
此后治验渐多,便看成外感咳嗽的“收尾方”来使用。本方药味极端简单,但组合离奇,很难强为之诠解。
还须讲解的是,极少数外感咳嗽病东谈主,初服金沸草散化裁,咳嗽虽减,但继服“止咳十一味”后,却不可收尾,逐渐干咳无痰,夜间加剧,舌净无苔。
此时可试用我拟的“顽咳方”:玄参15g,麦冬15g,五味子6g,生甘草6g,桔梗10g,仙鹤草30g,炙紫菀30g,桃仁10g,红花6g,芦根30g,生牡蛎30g。
若个别病东谈主服本方2剂后,干咳消弱而不啻者,可与清燥救肺汤轮换服用,以收全功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业绩,通盘试验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存害或侵权试验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宁夏清悟凌电子产品有限公司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© 2013-2024
ICP备案号:宁ICP备2024005873号-2